又逢12月,又一批創(chuàng)紀錄的高校畢業(yè)生涌入勞動力市場,大學生就業(yè)形勢面臨“前所未有”的壓力,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實現城鎮(zhèn)新增就業(yè)640萬人,為全年目標任務的64%;下崗失業(yè)人員再就業(yè)人數282萬人;就業(yè)困難人員就業(yè)人數77萬人。面臨新的“就業(yè)大戰(zhàn)”,大學畢業(yè)生該何以應對?
校招季節(jié),招聘會上熱火朝天,人流涌動,大學畢業(yè)生們紛紛手拿簡歷,擠向自己感興趣的崗位,不知道這份簡歷投出去,將會有什么結果,好的,壞的?怎樣才不能讓簡歷石沉大海呢?怎樣才能有效的把握住機遇呢?求職“菜鳥”可以聽聽國際名企HR的意見!
建議一、名企實習經歷比當學生會主席重要
知名企業(yè)的實習工作經驗非常重要,這比你拼命地爭取學生會主席、社團團長等職位重要得多。有些學生,怕因為找工作、去實習會耽誤學習,便放棄了一些校外實習機會;或者僅僅是個校內“活動家”,參加學生會和各種社團并擔當一定職務,這些最后都敵不過名企的實習經歷。
公司招聘員工,在乎的不只是你的成績或者你在學校官當得多大,更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夠勝任某個崗位的工作,如果你有類似的工作經驗,你就有一定的優(yōu)勢,把握機會就能避免到大四再從頭開始。
當然,一定會有同學提出異議,“公司要我一周去實習四五天,和課程沖突,如果不上課,老師會掛我課,也會影響學習和畢業(yè),怎么辦?”這時,就需要時間管理和區(qū)分優(yōu)先級的學問,你需要在上課和公司之間平衡和周旋。來不及修的課可以在大四第二學期找好工作后重修,有些學習任務也可以和老師協商自學,畢竟學校也希望學生有個好出路。
建議二、通過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彌補專業(yè)不足
除了研發(fā)、工程制造類崗位,很多職位并沒有嚴格的專業(yè)限制,關鍵看適不適合,工作中能否勝任。沒有相應的專業(yè)背景,可以通過校園活動和社會實踐來彌補,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,對自己的認識、適合的工作,還有對自己特長的展現和挖掘都不盡相同,這是一個探索和磨合的過程。因此千萬別被專業(yè)限制住求職的方向和范圍,可以盡可能地去嘗試,找到你的興趣所在,然后從職位的技能、素質要求出發(fā),通過校園活動、實習和社會實踐來彌補不足。
通過名企HR的點播,相信大學生們在應聘求職時,心里也有了方向,哪些是最需要注意的,哪些只需蜻蜓點水帶過的,孰輕孰重,一定要弄清楚,因為這些關系到你求職的成功與否。
本文源自:河南北大青鳥招生官網(http://www.customercarejob.com )轉載請注明出處!